7月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余露副教授莅临2025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伦理文明”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授课。授课由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肖根牛副教授主持。
余露副教授的授课主题为“认同的政治哲学透视”。余露副教授从自我认同的本体维度与规范维度出发,将“政治认同”视作个体在寻求“自我”及其本质特征时的一类特殊归属,这种政治认同包含对象与身份的双重维度,对象维度聚焦个体对政治共同体的归属认可,身份维度则涉及共同体对个体的身份赋予。通过解构“中立性”与“完备性”的刚性预设,余露副教授回应了“政治共同体作为认同对象是否导致压迫性”的质疑,指出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虽标榜中立,实则隐伏了自由价值的底色;共同体亦可基于“薄版本”的共同善得以构建,无需再依赖厚重的完备性学说。在对比罗尔斯“自由平等公民”模型与泰勒“集体能动成员”模型的基础上,余露副教授揭示了政治身份的理论张力,认为前者剥离了人的非政治属性以构建公共理性,后者则体现了历史文化对政治归属的深层塑造,二者共同凸显了政治认同在规范层面调和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复杂性。
授课结束后,肖根牛副教授主持了师生互动环节,余露副教授与学员们就正义原则的边界、过度认同等话题进行了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