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作者:向玉乔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年6月
当代中华民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广泛借鉴和吸收人类伦理文明成果,积极推进中华伦理文明的当代建构和发展,创造了能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根本价值支撑的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伦理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演进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新时代需要和符合人类伦理文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伦理文明范式,体现中华民族在伦理认知、伦理情感、伦理意志、伦理信念等方面达到的新境界,反映中华民族在伦理学理论和伦理道德实践方面达到的新高度,兼具既成性与未成性、实然性与应然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特征。
/ 目录 /
导论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脉动与前景
第一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要义
一、中华伦理文明演进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内核
三、伦理文明新范式
第二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何所向与何所为
一、从善良意志到语言哲学:前提性问题
二、从善良意志到公共意志
三、结构现象学:伦理文明的所是与应是
四、价值现象学的视角
五、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第三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道德真理启迪
二、毛泽东思想的道德观引领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道”和“理” 指引
四、中国哲学思想的价值建构作用
第四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机理
一、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定位
二、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产物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催生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呼唤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五、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成
第五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实践
一、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性特质
二、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建构的基本路径
三、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建构的主要着力点
第六章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话语体系
一、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的来源
二、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道德概念体系
三、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的主要特征
四、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的传承传播
结束语 创造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诗篇
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 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伦理学会应用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执行主编;英国威尔士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乔治城大学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道德记忆、汉语道德语言、美国伦理思想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供稿:办公室
一审:王伊帆
二审:文贤庆
三审:向玉乔